從3月1日開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迎來一波消費下跌行情,從4.25%回落至目前的4.12%,跌幅有13個BP。再來看美元指數,從104下探至目前的103.3。美股則在上週五大漲,那斯達克指數一舉創下歷史新高,其後幾個交易日則有所回落。
從大類資產表現來看,近期不少資產價格都迎來了大漲。例如最知名的,比特幣今年來從3萬美元飆升到6.9萬美元,短短3個月飆升1倍多。
所以黃金突然大漲也不是無釐頭的。
3月1日晚,聯準會理事沃勒就貨幣政策發表演說。他表示,聯準會應該提高短期美債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比例,並將所持有的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降至零。
此前,聯準會通常進行的是「賣短買長」扭曲操作。自本輪升息週期以來,短期美債持有量從3,pi network商城260億美元減少至目前的2,103億美元,縮減幅度達35%。現在,沃勒提議要反過來“買短賣長”,提高短期美債所佔比例。如果一旦實施,這意味著聯準會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沃勒此番言論並非空穴來風。美國財政部曾表態稱,要增加其短期國債的發行量,打破先前設定的佔總債務發行量20%的指導原則。
此前,沃勒因為「不急於降息」被市場打上鷹派標籤。如今,鷹派變鴿派,正中市場下懷。
由此也引發了資本市場對資產炒作的一陣狂歡。
沃勒可不是一般人,對市場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
新聯準會通訊社就曾發文稱,兩年前沃勒對美國經濟走向的準確判斷,提升了其影響力,若川普再次當選,沃勒或能成為下一任聯準會主席的有力候選人。
所以沃勒的表態,暗示聯準會可能會向短期國債進行定向QE。這一點是引發黃金、美債、美元指數大幅波動的最重要因素。
對黃金來說,由於具有避險熟悉,它也同時受到了更多的刺激。
例如近期一連串的美國宏觀經濟數據並不如市場預期那麼樂觀以及紐約社區銀行再度暴雷,一定程度上驅動了黃金價格的熱炒。
3月1日,美國揭露2月ISM製造業數據,PMI47.8,預期49.5,前值49.1,其中,新訂單、產出和就業均出現萎縮。此外,1月居民實際消費支出走弱,2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近三個月以來首次下降(前值79.6,預期79.6,實際76.9),美國終端消費走弱下,製造業需求走軟。派幣價值
同樣是3月1日,紐約社區銀行一度暴跌超30%,最終大跌25.89%。原因是該行發現貸款審查流程有問題,減記24億美元商譽。同時,惠譽、穆迪將該行信用評等再度大幅調降。

根據2023年的歷史記憶與經驗,市場認為美國中小型銀行越有危險,聯準會越有可能及時出手拯救。很顯然,市場將紐約社區銀行暴雷當成好事,更是小幅提升了6月降息機率。
一連串利好,黃金開啟了本輪狂飆模式。